七月的午后,巴士和私家车陆续驶过街道,阳光斜斜铺洒在石子路上,反射出光亮。偶尔有人顶着太阳,匆匆走向有树荫或建筑保护的暗处寻找清凉。
一切如常,黑沙环街安静地忙碌着。
从街边拐角处经海报指引,可以看到一片住宅区围绕的室外空地,约有4、5000英尺。
这是鸿威平日的训练操场,走下楼梯即可到达。
在操场旁的铁门后,穿过直立拜访的刀枪把式、经过悬挂的锦旗牌匾,27年前建立的、有着140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便在此处师承传统、走向世界。
在狮头、把式和纪念阁的围绕中,来访者终于在都市中置身传统武林,看着澳门蔡李佛拳的故事徐徐展开。
图1 楼梯旁鸿威文娱体育会的海报指引图
一、抵澳:以传统国术抵抗外侮
澳门有着深厚的武术传统,据澳门武术总会显示,位于福海花园福康阁6座GF层地下室的澳门鸿威文娱体育会,是目前澳门118个属会武术团体之一。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感知这项非遗的发展脉络。
蔡李佛拳传至澳门,与清政府政策和战争背景有关。道光年间(约1836年),因亟需民间力量缓冲社会动荡,清政府逐渐放开民间禁武令,广东新会人陈享融合蔡、李、佛三家拳法,创立“蔡李佛拳”,在民间开枝散叶。
1839-1840年,陈享曾协助林则徐训练义勇水师,抵抗外敌侵略。但清政府投降、林则徐被贬后,陈享痛返故乡授徒,倡导“以武强族”。
1856年,因参与太平天国被清政府追捕,陈被迫逃往香港,蔡李佛拳从而随师徒迁徙传至港澳与东南亚地区。
陈享的第四代传人文国威、文重光宗师身携蔡李佛拳,踏上了在澳门的武术征途。
图2 文重光宗师练武英姿
澳门鸿威文娱体育会创办人、文重光收徒的蔡李佛第五代传人梁渭能师公习练已有50余年,讲起这段历史时红光满面,言语掷地有声。
梁师公回忆,文重光曾是葡治时代澳门工人联合工会总会的总教练,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工人。葡治时代,武术在澳门有保家卫国、行侠仗义的作用,又作为联结华人的纽带,将流落在外的人士团结在一起。工人联合会经常在夜晚下班后参加武术运动,强健身体,抵抗外敌。
以此为开端,上世纪二十年代,澳门分别成立了文重光体育会、鸿威体育会等。经历了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大革命、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和流亡迁徙,传承至今。
图3 梁渭能师公年轻时的习武照片
二、相遇:70年前南北狮在澳门交汇
20世纪50年代,南狮活跃在澳门各地,而北狮在澳门的发展还是一片空白。
1956年,中国民间艺术团来澳门巡回演出北狮,重光师公得知后,便抓住自己任工人总会总教练的机会,积极联系艺术团团长学习。团长慷慨写下了北狮的技巧、舞台楼台尺寸等信息。
罗志林师傅回忆,经师徒钻研,在1958年抗美援朝时设计了到第一代的北狮表演《东方红狮打倒纸老虎》,以壮民族士气。
1970年左右,师徒通过创新,将北狮的技巧融合到南狮当中演绎,形成“南狮北舞”的特色。将单双膝、跳跃等技巧运用起来,以表现南狮的活灵活现,至今已然延续了近70年。
发展后期,鸿威将北狮的技巧融入积极与广州、珠海、江门、肇庆等地的体育会展开联系,保持师徒连枝的传统,并形成多个嫡系团体。“舞龙(舞)狮在新年是非常蓬勃的,所以南北狮得以传承,是有一个‘根’在维系我们”,林文浩师傅表示。
图4 1958年《东方雄狮打倒纸老虎》表演照
具有融合特色的蔡李佛拳和舞狮也有了对外传播的机会。
据梁渭能师公回忆,葡治时代,他的师傅曾带领徒弟们前往葡萄牙等国表演蔡李佛拳和舞狮。
目前,鸿威会和不同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进行武术交流。
图5 部分交流锦旗掠影
鸿威理事长何子文先生认为,舞狮在国内外受欢迎,很大的原因在于大家喜欢这种传承下来的锲而不舍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新年、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已和舞龙舞狮联系在一起,海外华人华侨十分欢迎,并将其推向技术化、规范化。
站在室内,抬头便可看到全球各地体育会赠送的锦旗、比赛证书与当时交流拍摄的老照片,一起挂满了房间。在连年不断的积累中,蔡李佛拳的精神得以承继。
图6 何子文先生组织并参加2023年会庆
三、建立:社会支持与鸿威坚持的双向奔赴
为了纪念蔡李佛拳的宗师、传承武术瑰宝和团结会员感情,1996年,梁渭能师徒协力创立了澳门鸿威文娱体育会。
回忆起当年,梁师公认为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地、没有钱。
资金方面,“冇‘水’就行唔到船(没有水船就无法行驶)”,主要靠社会有心人士的捐赠。梁渭能师公回忆,澳门地价昂贵,1996年成立时,工厂大厦的租金每月4000多元,加上日常的活动的经费、置办工具等花销,鸿威已经难以维系。比如,活动期间做运输,一辆货车一天租金都要几千元,大多数时间不止一辆。
此外,包括人情花销,请警察维持秩序等,梁师公感慨:“样样都是钱来的。”为在困境中维持运营,之前鸿威师徒也会外出打份工,回来交租,才一直坚持下来。提及此,习练蔡李佛拳30余年的林文浩师傅握拳、哽咽。
图7 1996年鸿威成立时师兄弟合影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艰难维系中,鸿威得到了免费训练的机会。经周志文会长支持,他们搬迁到了目前所在的会址,并且可以一直使用下去。
回忆当时的困难,梁师公并不后悔:“万事开头难,但中国人讲,无论多艰难都要去做,不能说难就不做了。以前家徒四壁,但现在甚至还觉得地方不够用,幸好坚持了下来。”
使鸿威得以传承下去的,还有良好的社会口碑。狮艺总教练、蔡李佛拳第六代传人罗志林师傅介绍,从传统观念携带的负面形象到现在的改观,不仅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名气,也是体育会保持团结友爱、互助互敬后逐渐建立起的社会信任。
如今,体育会一方面群策群力,通过信息交换或资金提供,解决个人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回馈社会,为有需要的群体进行义演。师公总结,“解决问题,不使用武力,而是互助互爱。”
在人多地少、物价高昂的澳门,鸿威仍然坚守着非牟利性质,师傅们无一人受薪,即便是最困难的时候,也坚持免费教学并提供服装。
这是传承人对武术的热爱,也是对民族文化一生的承诺。
图8 国内外师兄弟交流掠影
四、坚守:“锲而不舍就是蔡李佛的精神”
盛夏的下午三四点钟,正值高温蒸烤,站在一旁阴凉处,仍感到闷热。
太阳照射到没有遮挡的操场,练习舞狮的学生们还需分别身着狮皮和狮头,在不断的上桩、跳跃、回转中挥洒汗水,偶尔站下停歇,衣服早已湿透。
图9 学生们身着北狮狮皮表演
北狮的狮被比南狮更重,表演者还需穿上外带“狮毛”的狮裤,只露双脚。
女孩们穿上装备,和逗狮人共同表演跌扑绣球、翻滚、跳跃等技巧,展示“南狮北舞”的灵活性。
突然,狮子“坐”在地上不动了。
许多小伙伴前去,帮助表演的女孩去掉狮头和狮皮降温——天气太热,狮皮下的高强度运动使闷热感更甚。休息十分钟左右,她们继续穿上狮皮,完成了训练。
图10 林文浩师傅与学生复盘表演
“她们吃得了苦,我们叫这样学功夫为‘挨得’。”林文浩师傅坦言,“学习蔡李佛功夫,最难的就是坚持,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对人日后的成长、学业都有帮助。”
图11 罗志林师傅教学生学习舞狮
总教练罗志林师傅介绍,学习舞狮需要有三年至五年的蔡李佛拳功底,才能配合腰马,从而融会贯通。比如,练武功的第一课就是扎马步。
梁师公介绍时,首先说的就是“辛苦”二字:“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两只脚都在抖,流汗流的很厉害。”训练很苦,所以徒弟们一定要是喜欢蔡李佛拳才可以来学,吃苦是精进自己唯一的道路。
“只有训练,筋骨和肌肉才能适应。如果不适应,那你就‘软脚蟹’一样。学的精细一般要追求一辈子,永远都有新的目标和要求。”
图12 1978年,罗志林师傅与方长春师傅在梅花桩上采灵芝
练习基本功要吃苦,但最难的地方,是即便学会了这些招式,也需要在长久的训练中学会发现自己的风格,将狮子从死物变成生物,借助北狮的灵活,表演出南狮的神气、灵魂和思想。
梁师公认为,这一过程中,如果徒弟一板一眼按照师傅的身传口授来进行练习,那就是“一池死水”,无法融汇贯通。
“学习传统功夫的过程,一定要刻苦并坚持。我喜欢一样东西,有钱就买回它,但这个买不到。只有练到,才是自己的”,梁师公对我们强调。
五、传承:武林正少年
令师公、师傅们欣慰的是,新一代会员们都打内心里喜欢蔡李佛拳和舞狮。训练很苦,但兴趣使人积极,从未有人中途放弃。
鸿威的会员是流动的,年轻人可能因为工作、读书等离开了澳门,经常回来的可能有两百多人。“有些人回这里多过回家,有时一回澳门就来会上,见下旧同学、旧师兄弟这样。总之这个会,就多姿多彩了,感情永远在这里。他们当我是父亲,我当他们是孩子,这个关系永远在。几十年来都是这样,中国的传统就是这样。”梁师公微笑着说。
在澳门,为什么舞狮如此受欢迎?
梁师公表示,武术可以强身健体,有防卫的作用。他举例:“官府在远拳头在近嘛,所以男孩女孩都好喜欢。”
另外,传统武术套路繁多,讲究长时间的浸淫,因此一旦入门,就要坚持学习,不能随意变换。“一门功夫就有很多东西,一就是多,多又即是一”,这个道理师傅们会在身体力行中教会学生,让他们学会如何在一个领域中专注、深入,不轻易放弃。
在政府倡导下,近几年全澳的体育社团都会进入学校宣传、举行活动比赛,目前,鸿威合作的学校已超12所。学习武术的会员大多是根据兴趣和伙伴介绍带进来的。“他们喊朋友来,朋友再喊别的同学,自然人就越来越多了”,林师傅说。
学生们有热忱去学习,也是鸿威有自信继续传承下来的理由。
图13 2020年,鸿威学子在全澳舞龙公开赛中获亚军
学武术,难是公认的。何先生和林师傅都认为,蔡李佛拳训练的苦和难,给他们带来了坚毅的意志。
师傅师公教会徒弟,徒弟再收徒弟,如此代代传承下来,就是蔡李佛拳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师门饮水思源、尊师重道及互帮互助的情谊。
这种精神正是非遗应当去传承的关键,而且并非一人、一代之功,要靠群策群力,才能薪火相传。
时间无情人有情,对于他们来说,习练武术已然融入自己的生命。
太阳西斜,黄昏给操场披上了金色的外衣,空气变得凉爽。
一天的训练结束,孩子们成群结伴,将把式、工具和狮头纷纷搬回办公室。他们擦干汗水,显得十分欢快,叽叽喳喳地交流着今日练习所得。
时光飞逝,孩子们也会渐渐长大,带着蔡李佛功夫的精神,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
室内另一边,蔡李佛祖师纪念阁在对比中显得格外宁静。红烛熠熠,表示后人对先师的永志不忘,对抵抗外侮的民族精神的纪念,以及对蔡李佛拳法的代代传承。
明天,这里又将是热闹的训练场。
武林会永远为坚毅不屈的人喝彩。
参考文献:
[1] 澳门武术总会.属会资料[EB/OL].(2023-04-17)[2024-03-10]http://aamcm.org.mo/?page_id=390&paged=11
[2] 佛山市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蔡李佛拳[EB/OL].(2020-06-27)[2023-10-10].https://www.ccfwzwhyc.cn/article-148.html
文字撰稿:张越、林家庆